[創業維艱] 海選

【海選】


最近每天每天都在忙著看 104 的履歷上面妹子的照片
其實是蠻意外的
我們這種小小公司 居然也有機會收到上百封的履歷
感謝所有協助分享與願意給凡宥一個機會認識彼此的夥伴們
雖然寫在這裡應該是沒什麼人有機會看到
不過小弟真的是感激萬分 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只能用力看每一份履歷上的照片以表達內心的感謝~~


根據過去的習慣
我收到 104 傳過來的履歷時
通常第一步是先把一些基本資料看過之後
會把姓名.年齡.工作經歷等資訊用 EXCEL 做個簡單紀錄
還會加上我第一次看完履歷之後的第一印象
通常是用兩三個詞彙描述對於學經歷的簡評
例如說: "無相關經驗", "穩定度待考驗", "年輕人終究是年輕人"
然後這封履歷會先暫存
等晚上回家或是隔天一早上班時再重新看第二遍
這一次就是把整封履歷的第一個字看到最後一個字 (有時甚至會再重看幾次)
根據合適的程度區在 EXCEL 上標記分為四區 (合適/可能有機會/可能沒機會/較不適合)
其中各區都有可能在重新看過履歷之後再做調整
所以變成每一份履歷都至少會完整地看過兩遍
邀約面試前一般是已經看過 4~5 遍後才決定邀約..


這種沒效率的做法
當然不會一般公司人資會做的方式
他們應該會有更直接的過濾系統
但 我履歷可能看得不多
總覺得要多看個幾次 才能看出一點心得..


另外 會希望自己看得比較仔細一點
是因為自己幾年前也還在投履歷中煎熬等待著
不知道是不是對方沒收到我的履歷?
是不是對方公司履歷一下湧入太多所以很難被看見?
總覺得
每次把自己的履歷放在人力銀行上面
就會想起傳統市場的豬肉攤
自己就好像那一塊塊肥肉被吊在細細的鐵鉤上展示
任憑路過的人指指點點戳戳捏捏摸摸揉揉
好不容易有人選上了自己
還要被嫌棄
矮額 上面還有根毛沒拔乾淨 可以算便宜一點嗎?


我可以理解那種沒被看到的苦楚

畢竟我沒辦法把所有投履歷的人通通打包帶回家
我唯一能做的
就是從尊重每一封收到了履歷
確確實實把每一個字都看過幾次
從中思考是不是有合作的機會..


不過 這一次同時開了四個職缺
履歷的湧入量照我原有的方法實在是難以消化
尤其是一開始要花時間把資料騰到 EXCEL 這件事有點笨
但如果不整理起來
一封封履歷看到第十封時早就忘了前幾個的優缺點是甚麼了..


所以 索性利用周末時
發揮宅男本色的利用公式跟巨集寫了一個自己很滿意的履歷系統
只要把收到的履歷直接貼上
就可以幫我重點標示跟關鍵字搜尋啦..
按下儲存後還能幫我把資料記錄在對應的活頁
雖然花了三四個小時才寫出這一套系統
但寫完之後心情大好
總算可以比較有效率地專心看妹子的照片大家的履歷啦..


我不太喜歡約太多人來面試
雖然實際見到面聊聊 可以更了解彼此
但 讓人花時間大老遠跑這一趟
若是最後沒有好消息 實在是不太好意思..


而且
我個人的面試時間通常會拖太久
以前甚至會花 90 分鐘左右進行面試..
現在已經盡可能地縮短時間
但平均下來大概還是會花上 40~50 分鐘左右
有時候都覺得自己實在是太囉嗦了
主要是很怕有些地方沒講清楚
最後會讓人感覺好像是被騙進來的..


在面試時
通常會花很大的篇幅去說明公司可能會有的缺點
因為 我一直覺得
找工作就好像是尋找結婚對象一樣
我們不可能找到一個完全沒有缺點的對象
而是要找一個 你知道她有甚麼缺點
但你能夠包容與接受這些缺點的對象..


所以 我通常會盡可能地把公司的缺點通通攤出來
如果有什麼點可能是真的犯了你的大忌 讓你無法忍受
(例如說老闆太帥會害你無法專心上班之類的..)
大家早點認清彼此
不要被誘拐上船後才覺得耽誤了自己的青春
對於彼此只是一種傷害啊..



另外 我會要求自己
要記得站在對方的角度看事情
所以 在每次談話的最後五分鐘
通常是會聊聊個人的未來發展與期望..

我想起 當初剛出社會時
三舅曾經跟我說
身為一個求職者 要記得問問對方公司一個問題


"如果我待在這間公司 兩年後我會變成什麼樣子?"


坦白說
求職時我從來不敢問這種問題
那時心裡所想的 應該只是趕快找到一份安穩的工作吧..


事過境遷 現在已經人老珠黃變成職場的老屁股之後
我開始有點明白當初三舅的用意
身為一個職場新鮮人
的確是沒甚麼概念去想像自己未來是什麼模樣..
就這樣貿然投身在一個未知的產業
從事著自己似懂非懂的工作
原本想說反正第一份工作 只是先在產業待著看一看
殊不知做著做著 自己已經被定型
等真的明白自己的興趣與志向時 想再轉職已經大不易
畢竟每年都有更新鮮的妹子畢業投入職場色瞇瞇老闆的懷抱.. (?)


身為一間公司的負責人
如果時間允許的話 我也會盡可能嘗試告訴前來面試的求職者
加入我們團隊兩年之後 你會變成什麼模樣..
當然不會只是 "會學到很多" 這種屁話

當想要更具體去描繪一個令人憧憬的未來之時
心裡也不免感受到龐大的壓力
畢竟
我連自己兩年後是什麼模樣我都沒有把握了
我真的有辦法 帶著你走到我們說好的未來嗎?

會不會只是讓你感慨
以前說的不是這種以後
快樂不該變得像彩虹頻道
總要在掏錢付費後 才短暫擁有..


於是明白 創業不僅僅是將自己的未來賭上一把
還要連同所有夥伴的未來 一起扛在肩上努力著..


經過面試之後 該如何挑出最適合的夥伴令人傷透腦筋
畢竟每個人特質不同
出現在眼前的這個人 往往有著比預期更讓人驚喜的一面
但當然也不可避免的會有一些潛在的風險
好像選哪一個人都對 又好像都有哪裡不太足夠的部分..


就現階段而言
因為公司規模不大 人數不多
每一個人除了在專業領域需要發揮極大戰力以外
還需要能夠多方面支援 互相協助才行..


於是在人事佈局的考量上
不能單單僅是看對方的專業與人格特質
還需要考量夥伴之間搭配性的問題..
把所有面試者的條件一一列出攤開
嘗試幾種排列組合 截長補短
覺得自己好像是在拼拼圖似的
期盼在現有的資源中
將戰力最大化
拼湊出一個最接近完整的圖形..



這樣的缺點是
選夥伴的過程變得十分複雜
我常常列了一大堆的人員搭配選項
從方案一列到方案六 每個方案好像都可行
早上才下定決心選擇方案一
但下午想到這樣公司會計能力不足所以改選擇方案三
晚上又覺得要考量分工明確所以把所有方案通通推翻重新擬定一次
有時覺得好像該一次補足所有戰力
但考量設備不足預算不足後宮佳麗不足
還是保守一點等產品問世之後再求發展
但眼前這位夥伴條件不錯
如果不利用這次相逢時好好把握住
會不會後來只能感慨
可惜你早已遠去 消失在人海
後來 終於在眼淚中明白 有些人 一旦錯過就不再~~



於是我好像有點明白
過去的老闆為什麼總是這麼三心二意變來變去
畢竟
很多時候 我們面臨的選擇都沒有正確答案

正所謂 "每件事都會逐漸逝去, 唯有選擇除外"
在不知道那一個選擇是最合適的情況下
似乎選這個也行 選那個也對
但若是做了錯誤的選擇
所付出的代價往往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彌補
有時甚至是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我原本是想
應該要盡量避免在最終決定之前說出目前心中的選擇
免得後來念頭一轉 又做出不一樣的選擇
身邊的人可能會覺得我反反覆覆變來變去朝令夕改

有時也不希望是悶著頭一個人自己在想
說出來的目的 是希望聽聽旁人的建議
藉以檢討自己的選擇評估有沒有遺漏了什麼
於是開始體會
以前老闆在我們面前反反覆覆變來變去朝令夕改
或許也只是希望自己在還沒做最後決定之前
想借重我們的能力
希望能聽聽我們不同角度的聲音
幫助他重新評估該怎麼做選擇吧..



於是明白 創業就是把自己推向最不喜歡的前老闆的那個模樣
開始了解前老闆的苦處 開始同情起前老闆
但還是他馬的沒辦法喜歡前老闆的學習之旅..



創業筆記

1.104 有所謂的自動排序功能 (須付費)
  每三天會把公司職缺的順序重新排到前面
  我這邊實際收到的履歷數的確是很明顯地呈現每三天一個週期

2.職稱不同 面試方向也該不同
  面試前先想好整個流程與重點
  多站在對方角度 誠實面對自己缺點 裝模作樣的愛情不會長久 (?)

3.人事佈局 產品風格 公司發展走向 小三的人選
  做出最合適的選擇
  雖然它往往不見得是身材條件最好的那一個選項..